9月20日发布的美联储会议决策公告并没有给金融市场带来所期盼的东西,相反美联储12位经济学家预测在年底前还有一次加息。在随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回答陈词滥调,在关键问题上模棱两可,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缺乏明确指引,所表达的在较长一段时间保持高利率的政策意图(Higher for longer)吓退了投资者。
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政策声明比以往较为乐观。与7月26日的政策声明相比,9月20日的声明论及经济活动增长时用“强劲”替代“温和”,论及就业增长时用“放缓”“保持坚挺”替代了“强健”。尽管如此,金融市场并没感到半点欣慰。
继星期三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.94%后,周四再跌1.64%,为6月26日以来的最低水平。迄今为止,今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涨12.78%,随着科技七巨头光环褪去,以科技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涨23.35%;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收于4.494%,为22年来新高。最近几个月,美国股市的确表现十分挣扎。
鲍威尔发言难掩无奈
过去一年里,美联储缩减了资产负债表规模,所持有资产由2022年9月14日的8.87万亿美元降至2023年9月13日的8.15万亿美元,目前联邦基金利率为5.25%-5.50%。然而,鲍威尔透露出还有一次加息的信息让市场倍感失望。在记者招待会上,记者们提出的焦点问题非常尖锐:为何还要加息25个基点?难道就差25个基点货币政策就达到了充分紧缩(sufficiently restrictive)的政策目标吗?
面对这个刁钻的问题,鲍威尔的回答显示其内心缺乏自信。他说,美联储必须看到令人信服的数据,既然美联储非常接近目标(适当的利率水平),现在可以谨慎行事,以免影响供需关系修复或导致紧缩过度或紧缩不足。换言之,在美联储看来,货币政策取向还没达到让决策者们有信心认为通胀回到2%。鲍威尔表示,通胀变化趋势不能仅基于三个月或六个月表现,而是12个月趋势。从表1可知,中位数(第10个预测值)显示,核心PCE指数有望于2026年回落至政策目标值。
记者们提出的另一个焦点问题:既然委员会认为通胀持续时间长,我们何时可以确定联邦基金利率、长期利率或中性利率实际上会比通胀率更高一些?鲍威尔的回答显得有些语无伦次。他表示,美联储不知道,模型也不知道,只有真实发生了才知道。据有关分析,2007-2009年之前,中性利率约为4%-4.5%,减去2%的通胀后,实际中性利率为2%-2.5%;金融危机之后,美联储把利率控制在0%左右,经济增长疲软,通胀低于2%,中性利率由2013年的4%降至2019年的2.5%,实际中性利率为0.5%。
至于减息时间表,鲍威尔没有回应美联储副主席兼纽约联储主席约翰·威廉姆斯关于减息的看法,认为预测并不等于计划,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。此前的记者招待会上,鲍威尔提过,减息是2024年全年要讨论的问题,市场理解为前半年不可能减息。这次记者招待会后,高盛银行立即发表推论说,明年第四季度会减息。
而鲍威尔显然对目前经济和金融状况感到满意。鲍威尔承认2022年美联储行动迟缓,但仍忘不了大谈美联储在反通胀方面取得的成绩。鉴于目前就业市场降温以及经济增长强劲的大好形势,鲍威尔对经济软着陆颇有信心,也粗略地勾画出经济新常态:自然失业率(志愿性或由经济活动引起的最低失业率)较以往低;经济增长强劲,但通货膨胀下降;中性利率(一般而言,联邦基金利率可以充当)高于长期利率。
不少记者认为,就通胀而言,美联储只是完成了最容易达到的目标,后面的任务依然艰巨。鲍威尔也非常清楚,汽车工人罢工、联邦政府可能关闭、学生贷款支付恢复、高利率政策所造成的经济困难、原油价格上涨等不可预料因素都会影响到未来经济形势。
政策失误消磨市场对美联储的信任
2021年4月,美国通货膨胀突然创下了13年来的新高,随后几个月的通胀形势越来越严重,美联储却始终坚持,通胀是暂时性的,忽略了通胀原因的复杂性,导致货币政策行动迟缓,2022年3月才开启激进加息周期。政策失误频频,作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需要负领导责任。美国民意测评机构盖洛普今年5月9日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,鲍威尔的工作支持率由2022年的43%降至2023年的36%。
美联储挥霍了自已的声誉,市场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力回应。美联储与金融市场的沟通不充分,或者说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缺乏信心,对美联储官员缺乏信任,在这种情况下,货币政策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。从2022年3月加息以来,标准普尔500指数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决议的回应由积极变为负面。金融市场对2022年最初的连续四次加息反映十分积极,基本支持美联储决策,但对后来的加息反映越来越消极负面。
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力度和节奏越来越不理解。其一,连续11次加息,市场缺乏心理准备,投资者损失惨重。其次,加息力度变化让市场捉摸不透,2022年由起初的25个基点、75个基点再到50个基点,反映了美联储的恐慌心理;2023年每次加息25个基点,表明美联储缺乏信心,纠结于政策力度是否不及和过度收紧。其三,美联储官员的各种预测严重偏离实际,鲍威尔讲话闪烁其辞,美联储脱离了经济现实。
年内再加息一次有必要吗?
美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。作为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,家庭已经感到高利率的切身之痛。据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统计,2021年11月,家庭在住房上开销占年收入的31.1%,2023年7月占比上升至43.8%;目前,居民存款余额高于2019年,但下降速度较快。近60%家庭反映,贷款难度高于2022年。
高利率也负面影响企业举债成本。2023年1-8月,美国企业股票融资额为852亿美元,略高于2022年同期的699亿美元,但比正常时期差得很远。美国一些大企业在低利率时期趁机发行债券,囤积了大量现金,但随着高利率时期延长,资金储备也有见底的时候。
此外,美国还需应对国内一连串难题。国际经济环境恶化,海外市场疲软必定拖累美国经济增长。世事如棋局局新,美国经济增长、就业市场和通胀不可能按美联储官员预测发展。
尽管大多数美联储官员预测,今年还有一次加息,但预测并非行动计划。笔者认为,今年美联储加息已宣告结束,因为25个基点对通货膨胀影响已微乎其微,美联储与其多一事,还不如少一事。